桂林简述柑橘黄龙病的症状特点

时间:2022年12月11日 来源:

及时防治虫害,消灭传播媒介。①做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期的木虱,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②在春夏秋梢抽发整齐时,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木虱。③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虫发生时,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尽快挖除病树,减少病菌来源。在每次嫩梢转绿后,要认真全地检查每一棵树。一旦发觉病株,要尽快挖除,不留残桩,并将其运至橘园外的间隙地烧成灰烬。橘园丙应做到品种一致,及时摘除零星枝梢,使抽梢整齐,以减少产卵场所。砍除已失去结果能力的虚弱树,减少病虫源。给病树能治黄龙病吗?桂林简述柑橘黄龙病的症状特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式:①增强检疫;②成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③增强栽培管理与防虫;④挖除病株;⑤病区改造,对一些发病严峻,已经失去了经济价值的果园,将整个果园的柑桔树全数挖除,从头种植,及时挖除新出现的病株,将病区改造成为无病的新区。化学防治:在冬季和春芽期,或在各次抽梢期,及早喷施40%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或松脂合剂15~20倍液等药剂。桔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20世纪初在广东已有发觉和记载,在70年代在广东暴发流行,80年代传入闽南、福州一带,对柑桔造成极大危害,管理差、抛荒的柑桔园发生较重,如任其蔓延,将给我国柑桔产业造成死树毁园的致命冲击。梧州地区黄龙病的危害情况柑橘被木虱叮咬后一定会染病吗?

显微镜观测法指的是直接在显微镜下对黄龙病菌的形态、大小进行观测。显微镜观察大多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由于电镜本身检测技术上的缺点和黄龙病菌在植物体内的菌量低、分布不均等原因,电镜检测技术效率只有60到70左右,容易造成漏检。所以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多是观测病原体的机构等,很少直接用来直接用来做病害检测。血清学检测是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检测的方法,原理是抗原和抗体的体外结合,产生特异性沉淀对病毒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虽然血清检测已在其它病害的检测上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单对黄龙病病原来说,至今没有得到较好的抗体,而且在检测的时候容易造成漏捡或者假阴性。所以利用是针对解决现在黄龙病检测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针对解决现在黄龙病抗体制备复杂、检测范围窄等问题。

黄龙病叶片的症状表现,发病叶片表现为黄化叶片,可分为均匀黄化、斑驳型黄化、缺素型黄化三种类型。均匀黄化病树多枝新稍叶片不转绿而呈现均匀的黄化,多出现在出发病树和夏秋稍上,叶片呈现均匀的淡黄绿色、且极易脱落。斑驳型黄化,有的叶片转绿后从主、侧脉附近或叶片基部沿叶源出现黄绿相间的不均匀斑块。斑驳型在春、夏、秋稍病枝上均有,病树进入中后期,叶片均匀黄化,先失去光泽,叶脉凸出,木栓化,硬脆而脱落。叶片的斑驳型较具有特征性。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比较具有很大毁灭性的病害。

什么是黄龙病?黄龙病是一种细菌病害,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变形细菌门,a-变形细菌亚纲,根瘤菌科。病原菌一般寄存在柑橘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在柑橘生长的整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黄龙病的传播途径人为传播:带有病体接穗嫁接、带病苗木调运自然传播:携带菌木虱叮咬黄龙病主要的危害果实:果小、畸形;着色异常如红鼻子果、青头果等;表面无光泽。叶片:斑驳黄化、均匀黄化、缺锰、锌状黄化。根系:表皮易脱离、腐烂,饥饿状,直至死亡。斑驳型在春、夏、秋稍枝上有,进入中后期,均匀黄化,无光泽,叶脉凸出,木栓化,硬脆脱落。较具有特征性。广西寻乌澄江黄龙病发展

柑橘被木虱叮咬后一定会染黄龙病吗?桂林简述柑橘黄龙病的症状特点

病害流行条件苗木带病率、田间病株率及介体木虱的种群数量是黄龙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黄龙病的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有比较重要关系。栽培管理和植物保护措施是影响黄龙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态条件有利阻止病害蔓延。纬度与海拔:高纬度地区发生很少即使发病后损失也比较小,蔓延慢。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柑橘树抗病或耐病性有差异。症状鉴别症状鉴别是比较简便的,也是比较直接的一种诊断方法。可通过黄龙病发病症状观察进行初步诊断。桂林简述柑橘黄龙病的症状特点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农药|肥料|柑橘全年病虫害防控|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方针,勇于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使“惠农”等品牌拥有良好口碑。我们坚持“服务至上,用户至上”的原则,使惠农化工供应在农业中赢得了众多的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特别说明:本信息的图片和资料*供参考,欢迎联系我们索取**准确的资料,谢谢!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