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方案

时间:2023年10月07日 来源:

IC反应器的特点:(1)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IC反应器存在着内循环,反应室有很高的升流速度,传质效果很好,污泥活 性很高,因而其有 机容积负荷率比普通UASB反应器高许多,一般高出3倍以上。处理高浓度有 机废水,如大豆蛋白加工废水,当COD为9000~12000mg/L时,进水容积负荷率可达10~15kgCOD/(m3d),去除率高达85~95%。(2)节省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由于 IC 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有效高于 UASB 反应器,IC反应器的有 效体积只为UASB反应器的1/4~1/3,所以可明显降低反应器的基建投资。由于IC反应器不但体积小,而且有很大的高径比,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用于占地面积紧张的工业企业。EGSB与UASB反应器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EGSB反应器采用相当高的上流速度。浙江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方案

厌氧反应器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中气液分离器的作用:

气液分离器又称气水分离器,它处于IC反应器罐体沿口的上方,位置高出发酵液的液面,气液分离器的作用是:

(1)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沼气下反应室产生的沼气连同发酵液,经由一级提升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如果采用二级提升,上反应室产生的沼气连同发酵液经由二级提升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发酵液中的沼气,在气液分离器中实现沼气(气)与发酵液(液)的分离。

(2)是发酵液内循环的中转站下反应室的发酵液经由提升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沼气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回流管,再次返回到下反应室,从而形成了发酵液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的内循环。气液分离器相当于发酵液内循环上行与下行路途上的一个“中转站"。 河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三相分离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成本低。

浙江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方案,厌氧反应器

厌氧出水的COD构成:厌氧出水的COD通常是由这3种物质所构成:①残留的可溶性COD,由不能甲烷化的可溶性的有机物所构成;②菌体污泥构成的COD,由厌氧消化微生物所构成;③非菌体污泥构成的COD,由不能水解的固体悬浮物所构成。为此,要改善厌氧出水的水质,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有:①在厌氧消化前对固体悬浮物含量高的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或作水解酸化处理;②采用颗粒污泥反应器;③定期从厌氧反应器中排除厌氧污泥;④从厌氧出水中分理出厌氧污泥。

水解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关系:(1)水解产酸菌为产甲烷菌提供生长和产甲烷所需要的基质;这里所指的水解产酸菌包括发酵细菌和产乙酸菌。发酵细菌首先把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水解发酵成简单的低分子有机物。这些物质接着被产乙酸菌所利用,成为产乙酸菌生长的底物。产乙酸菌则将这些底物进一步代谢成乙酸、氢和二氧化碳,又为产甲烷菌提供了生长和产甲烷的底物。(2)产甲烷菌为水解产酸菌消除有机酸和氢的负面影响,并提供促进生长的因子,包括质子调节、电子调节以及营养调节等。(3)水解发酵细菌、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相互制约:发酵细菌和产乙酸细菌的迅速繁殖会引起有机酸的积累,产甲烷菌的生长代谢会因pH值的下降而受到抑制;产甲烷菌对乙酸、氢和二氧化碳的迅速转化也同样会受到水解产酸菌的水解和产酸速度的限制。IC 厌氧反应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控制厌氧处理影响因素方面比其它反应器更具有优势。

浙江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方案,厌氧反应器

厌氧系统氧化还原电位(ORP):

氧化还原电位,是用来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越低,还原性越强。电位为正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氧化性,为负则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还原性。厌氧反应器内的ORP范围在-400~-100mv中,比较好的ORP应当为-400~-350mv。在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ORP越低,显示出反应器的厌氧条件越好。反应器发生酸化后,ORP会有较大上升,难以确保甲烷菌正常生存所需要的厌氧条件,进而使得产甲烷菌的活性受到抑制。



厌氧接触工艺的反应器是完全混合式的。河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三相分离

ABR厌氧反应器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浙江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方案

硫化物对厌氧系统的毒性:①未离解的H2S对厌氧消化微生物的毒性比较大,其中的产甲烷菌对硫化氢尤为敏感。原因可能在于H2S能自由透过细胞膜与细胞内细胞色素中的铁和含铁物质相结合,使电子传递体丧失活性,代谢受阻。②沼气气相中的H2S与溶于厌氧消化液中的H2S呈平衡状态。③亚硫酸对厌氧硝化细菌的抑制浓度为50-100mg/L,其毒性有时超过H2S。④厌氧硝化细菌对硫酸盐的耐受程度较高,硫酸盐的抑制浓度为3000-5000mg/L,甚至可以更高。⑤硫酸盐对厌氧消化的抑制作用与废水的COD浓度有关。浙江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方案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