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微型隔离开关工作原理

时间:2024年05月20日 来源:

提起微型断路器,想必大部分电气人员都是非常熟悉了。但是如果说到微型断路器的带电导体、电流流过时的热损耗、接通和分断等等,可能不少电气人员都是一知半解,对于一些电气初学者更是一问三不知了。我们都知道微型断路器(MicroCircuitBreaker),又被称小型断路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微断。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较普遍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微型断路器主要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微断有两种壳架电流等级63A和125A。63A以下微断1位是18毫米,125壳架电流的微断1位是27毫米。当出现过电流故障时,微型断路器通常被设计为在2.5毫秒内跳闸。物联网微型隔离开关工作原理

物联网微型隔离开关工作原理,微型断路器

三相一般分3种断路器,即 3P、3PN、以及 4P,区别:3P:就 3 个接线,只是给纯三相用电设备用的,相对地或者相间短路时会跳闸,不能有单相负荷,不然某相对 N 线有负荷后, N 线回流断路器会作为漏电流动作;3PN:4 个接线 L1L2L3N 都过互感器线圈后面可以使用三相电,也可以使用单相电,无论三相负载是否平衡,漏电开关不动作;只在漏电时候动作,也就是说单相接地或者相间短路时候动作;4P:4 个接线 L1L2L3 都过互感器线圈使用方法同 3PN,区别只是 4P 断 N 线,3P 的不断 N 线。上海SH200小型断路器微型断路器(也称为空气开关)是一种常见的保护设备,用于防止电流过载或电路故障。

物联网微型隔离开关工作原理,微型断路器

微型断路器保护线路的原理:电流经接线点引入流经电磁线圈,再流经双金属片热元件,经下端接线点流出。当线路内发生短路的瞬间,电磁线圈瞬间通过极大的电流,线圈内的铁芯受电磁力动作带动断路器分闸机构断开主触点(短路保护)动作时间一般小于0.01秒。当线路内电流高于断路器额定电流值时(过载)双金属片热量积累温度逐渐升高,直到双金属片变形带动分闸机构,断路器跳闸(过载保护)动作时间与过载程度呈反时限关系,即过载电流越大跳闸时间越短。

工作原理,微型断路器由操作机构、触点、保护装置(各种脱扣器)、灭弧系统等组成。其主触点是靠手动操作或电动合闸的。主触点闭合后,自由脱扣机构将主触点锁在合闸位置上。过电流脱扣器的线圈和热脱扣器的热元件与主电路串联,欠电压脱扣器的线圈和电源并联。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吸合,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主触点断开主电路。当电路过载时,热脱扣器的热元件发热使双金属片上弯曲,推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当电路欠电压时,欠电压脱扣器的衔铁释放。也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微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通常较大可达125 A,没有可调节的脱扣特性。

物联网微型隔离开关工作原理,微型断路器

有时候我们生产或者现场使用过程中遇到手里只有C型微断,而被保护对象是电动机。那也会用C型代替D型使用,前提是额定电流要选用比原D型高一档或者两档的。即D10A断路器14倍额定电流140A,那么C型10倍额定电流要接近140A,所以就要选用16A的C型断路器代替使用了。微型断路器的典型外形尺寸以18毫米宽度作为一个模数(1位、1P)施耐德电气较为特殊,施耐德官方按9毫米作为一个模数,各位朋友在跟施耐德客服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他们的说法以防配电箱壳体尺寸设计失误。实际我们使用的时候9和18换算一下就可以了。微型断路器的宽度,微型断路器的宽度是以模数为基础的。山西SH200小型断路器

三相一般分3种断路器,即 3P、3PN、以及 4P。物联网微型隔离开关工作原理

脱扣曲线就是断路器保护线路的特性,常见C型和D型两种。一般C型特性断路器瞬时跳闸电流约为5~10倍额定电流,D型特性瞬时跳闸电流约为10~14倍额定电流。举个例子线路上一个C10A的微断,突然出现一个90A的大电流,断路器极大可能瞬间就跳闸保护了。如果安装的是一个D10A的微断,90A大电流流入的瞬间断路器是不会跳闸的,如果这个90A的大电流只持续了零点几秒钟就恢复成几安培的稳定电流。那么线路还是会正常持续运行。综上所述,为了控制设计生产成本,如果下端被保护负载是电灯、电饭煲、电暖气这一类的阻性负载,启动电流不大,就可以选用C型脱扣曲线的微断。如果负载是电动机、电磁铁、变压器类的启动瞬间电流很大,为保证断路器不误动作,就要选用D型脱扣曲线的微断。物联网微型隔离开关工作原理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